本报西宁7月4日电 (记者贾丰丰)记者从青海省文明和旅行厅得悉:近年来,青海省赤色旅行规划不断扩大,系统不断完善,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显示,形成了以
本报西宁7月4日电 (记者贾丰丰)记者从青海省文明和旅行厅得悉:近年来,青海省赤色旅行规划不断扩大,系统不断完善,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显示,形成了以赤色旅行经典景区为龙头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支撑、革新文物维护单位为弥补的赤色旅行资源系统。<\/p>
\n<\/td><\/tr><\/tbody><\/table>\n\n
现在,全省有全国赤色旅行经典景区5家、省级7家,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8家、省级33家、市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3家,国家级、省级革新文物维护单位14处,赤色旅行影响力不断提高。赤色旅行景区继续发掘本身资源优势,不断丰富服务业态,提高服务质量,培养服务品牌,开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开展形式。<\/p>\n\n 据悉,青海省将以爱国主义教育演示基地为首要载体,以赤色旅行景区为中心,进一步加强赤色资源的有用维护和合理使用,全面提高赤色旅行开发和管理水平,推进赤色旅行高质量开展,推进赤色旅行交融开展,为打造世界生态旅行目的地注入新生机。<\/p> 【修改:彭婧如】 <\/span><\/div><\/div>
|